为进一步加强测试平台对学校科研的支撑作用,12月22日,分析测试中心特邀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教授来校做《研究型分析测试服务初探》专题报告。活动由中心主任霍延平教授主持,学校人事处副处长籍少敏教授、中心副主任吴其光及各分室业务骨干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吕弋教授首先以我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进行背景介绍,并提出在新时代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建成高质量、高效率科研支撑服务体系。随后,他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要求,并从原文中的四个“面向”归纳了分析测试平台应做好创新性测试服务、“疑难杂症”测试、分享仪器自助研发、分析方法创新。最后,吕教授阐述了当前研究型大学的高水平分析测试平台的定位及应具备的能力,鼓励在座的各位老师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及平台仪器优势,通过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引领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出。
报告结束后,吕弋教授与老师进行了热烈交流,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现场气氛活跃,交流互动频繁。参与老师纷纷表示通过吕教授的报告,提升了对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使命和责任,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任务中。
报告人介绍:
吕弋,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光谱和生物质谱分析等,在Anal. Chem., Environ. Sci. Technol., Chem. Sci.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等奖4项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兼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质谱专委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科学试验基础通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CMA资质认证主任评审员。《中国测试》副主编,Luminescence,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测试学报》等刊物编委。